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選舉與婚姻

2014年11月29號,首次台灣九合一選舉,首次全台藍綠翻轉,首次台北市長超越藍綠,由無黨籍的政治素人--柯文哲醫師當選台北市長,在英國的早晨就從這麼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開始,一整天都很熱血沸騰,接著想到的是選上了,之後呢?

今年的台灣不一樣了,或許經濟奇蹟遠去我們一段時間,對中國的依存度越來越高,也面臨國內貧富差距與分配正義等議題,人們長時間對政治抱持冷感或負面情緒,從太陽花學運開始發聲,到台北市長選舉的結果,是民意、決心與團結,人們開始關心政治、思考政策與政治操作,並且反應疑問或表態支持,積極參與競選活動...終至昨日的歡呼,嗅到一絲改變的氣息,選舉的結果,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歷經多次對政治人物空頭支票的失望與厭惡,許多朋友在臉書上開始提到並非選上就沒事,監督政治不偏頗政黨或政治人物才能落實我們的民主,看到這裡感受到公民素質的提升,尤其是對我這樣一直都是政治冷感才剛覺醒的民主新生兒,真的是熱血沸騰,有幸能躬逢其盛。

民主政治就如同人民與執政者婚姻,是雙方都需要付出與經營的關係,選舉就像選另一半,政見是候選人支持的價值與落實作法,質詢互動還有競選活動都是在觀察與候選人做事風格還有與之相處默契,從中提出自己的價值訴求去配對,選上後回到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執政者與老百姓各司其職,政策並非政令只能全盤接受,而是如同夫妻之間的決定,擁有溝通協商與修改的彈性,政府有責提出合宜方案,人民也有責積極了解政策與反應訴求,溝通過程中政府應體察人民的生活情境與決策原則,人民也該去理解在政府在追求國家價值理想中實踐的可行性,都不是容易的工作,每個人都將在工作家庭生活之外花時間參與政治,而民主才得以真正落實。美好的婚姻似乎也是如此,兩個人都帶著原生家庭的背景,歷經價值與做法的衝突,慢慢地學習如何傾聽對方訴求,建立溝通模式,學著信任對方,改變自己做事的方式,給彼此空間與彈性但仍感覺到對方的在乎與愛憐,終至和諧的家庭運作, 是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但是很值得!